全面提升地灾防灾减灾科技水平-----自然资源部地灾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热议加强新时期地灾防治工作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时间:2018-11-06 10:42 热度:
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大力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要求,刷爆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的朋友圈。特别是“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等一系列精神和要求,使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工作者受到了巨大鼓舞和鞭策。日前,记者到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就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建设我国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水平与能力进行了访谈。
打通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会议指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成效举世公认。同时,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并亟待提升?
殷跃平(中心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由于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域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原创性技术理论不足,不得不沿用国际上现有的技术方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一些地质灾害问题。目前,亟需针对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从打通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复杂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能力等方面,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只有这样,地质灾害防治才能彻底摆脱“跟跑”的状态。
一要加快构建基于综合遥感的全国地质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评估体系。依托国产资源卫星和高分卫星,加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成像等多种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地质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和动态更新平台。对城市、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大江大河、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小区域,进行精细化调查和规划前期勘查,全面提升风险源管控能力。二要加快构建基于北斗地质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托北斗卫星和“地质云”平台,建立以斜坡地面形变观测为主体的国家级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加强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建设全国统一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大数据信息平台。三要加快构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地质安全保障体系。要结合城镇化、城市群、“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大生命线工程等国家战略,分层次开展以保障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地质安全为目的的不同比例尺环境工程地质填图和评估计划,实施西南山区、湘鄂桂山区、黄土高原、昆仑山天山地区、太行山燕山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综合整治工程。四要加快地质灾害科技防灾减灾新型支撑队伍体系建设。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现有科技人才队伍,加大对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广,并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重点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前瞻性、战略性研发和指导。依托省级公益性地勘队伍,推进国家和地方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和地质安全保障三大体系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勘队伍野外技术优势,开展对地质灾害高发县(市、区)的一线长期稳定驻守,鼓励与高新企业合作,解决技防力量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
既要克服愚昧的无知也要克服博学的无知
会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强化综合减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把地质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那么,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如何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地质环境的新型关系?
刘传正(中心副主任):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要与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要逐步减少存量,及时应对增量。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环境开发要充分考虑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可能的负面影响。城镇化建设向山要地或进沟发展,要评估地质环境安全与实际需要的合理性。改良或消除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降低新建工程(边坡)的灾害风险,提升规划建设运营中防灾减灾知识、意识、制度和保障等方面的能力。
地质灾害调查区划与地质灾害风险识别,不但要考虑地质灾害现状,应更多地关注地质环境可能的变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重点关注激发条件的作用。专业工作应尽快从侧重地质问题研究向地质安全分析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撑方面转化,避免过度追求地质问题精细描述分析的偏颇,指导提升属地或基层组织的风险识别、预警响应和应急避险能力,协同高效应对滑坡灾害风险。搬迁避让选址要考虑地质环境的适宜性及可能的变化性,要考虑地质、资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承受程度、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人文环境的适应性。强调全过程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避免因风险认知不足导致陷入险地而不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对象是威胁人居建筑或关键基础设施的一级斜坡区或局地小流域,追溯斜坡稳定历史、观察目前状态、预测其随时间的变化和评估可能危害的范围与程度,避免“就滑坡论滑坡”的固化思维桎梏。
天空地遥感遥测方法,在视域上可以有效应对范围广大、地形高陡、植被茂密和变形隐蔽的地区,但也存在观测精度、经济成本、时间及时性和天气变化的制约。直接观察、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相互补充和综合应用,对灾害风险研判是有效的,没有事先发现,不等于“现代技术”更有效,“传统方法”已过时。
要提升“五个体系”的建设水平。调查评价体系服务于地质灾害信息化、防治规划编制、防灾减灾风险管理、土地科学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预报、单体专业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建设;综合防治体系重在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应急体系建设旨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和恢复重建;科技支撑体系重点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和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应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概括应遵循隐患识别基层化、调查监测实用化、风险管控科学化、信息共享实时化、预报预警超前化、公共服务多样化、防治效益最大化、应急处置属地化、培训演练常态化和防灾减灾法制化。
地质灾害防治应该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部分,防灾减灾应养成为公众社会的一种习惯或文化。地质安全隐患是大概率的“灰犀牛”,地质灾害事件是小概率的“黑天鹅”,采取科学对策防控“灰犀牛”,就能减少乃至避免“黑天鹅”的出现。要科学防治地质灾害,既要克服愚昧的无知,也要克服博学的无知。
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四步”关键实现突破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原理、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布预警”“四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建设,是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目前都形成了哪些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的突破方向和重点目标?
陈红旗(地质灾害综合研究室主任):我国历经三十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探索,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群测群防模式。单从灾情数据看,这套模式成效巨大。在2014年6月于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滑坡大会上,广受国际赞誉。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地质灾害本底条件并没有根本改善,风险基准仍然很高。与新时期防灾减灾需求相比,当前防灾减灾社会化程度还不够、科技水平显得落后,也缺乏稳定的可持续的保障机制,不仅削弱了基层“第一响应”能力,也制约着综合防治成效的发挥。当务之急要深入学习防灾减灾新理念新要求,总结各地地质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的经验,吸取重特大灾害的教训,梳理防范标准与制度保障,面向“十四五”,开展风险预防与治理规划研究,提出多措并举的系统防治方案,支撑中国特色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模式的现代化。
王立朝(地质灾害调查室副主任):当前,依然存在对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精准度的差距,对其孕灾条件识别还明显不足等问题。应逐步梳理全国地质灾害及隐患存量数据,以行政区域为基本调查单元,开展存量地质灾害及隐患的调查核查,进一步查明灾害规模、危害,加强孕灾条件调查,实现灾害数据库的动态更新,特别是要加强高位隐患的识别研究,开展风险评价研究,实现风险管控。具体包括开展重点地区及典型地质灾害调查,构建“数据标准、方法规范、精度定量、流程自动”的风险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掌握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指导重大隐患的排查工作。
温铭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室主任):从全国各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需求出发,探讨建设国家级为引领、省级为支撑、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安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简易监测设备,全面建设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最终建实建强覆盖全国高易发区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模型和系统,形成上下互联、左右互通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基础支撑。
吕杰堂(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室主任):建议开展地质灾害各种防治技术的原理和适应性研究。一要建立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库,开展治理工程技术方法研究。二要分区分类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措施优化研究,建立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优化技术方法体系。三要制定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相关技术标准。重点开展国内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开展设计、施工关键参数和技术方法研究,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标准编制。争取在重大地质灾害快速治理工程技术及优化理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标准等关键问题方面实现突破。
张鸣之(地质灾害方法研究室副主任):建议开展面向地质灾害临灾前兆要素(以位移、降雨为主,非常规的全要素监测)的智能化动态监测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工作,通过开展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在西北黄土区、西南山区、东南丘陵区以及汶川地震灾区、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开展示范应用,形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特别是高位远程地质灾害的临灾前兆智能化、经济适用的监测技术解决方案,提高动态观测能力。
打通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会议指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成效举世公认。同时,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我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并亟待提升?
殷跃平(中心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由于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域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原创性技术理论不足,不得不沿用国际上现有的技术方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一些地质灾害问题。目前,亟需针对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从打通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复杂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能力等方面,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只有这样,地质灾害防治才能彻底摆脱“跟跑”的状态。
一要加快构建基于综合遥感的全国地质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评估体系。依托国产资源卫星和高分卫星,加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成像等多种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地质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和动态更新平台。对城市、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大江大河、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小区域,进行精细化调查和规划前期勘查,全面提升风险源管控能力。二要加快构建基于北斗地质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托北斗卫星和“地质云”平台,建立以斜坡地面形变观测为主体的国家级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加强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建设全国统一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大数据信息平台。三要加快构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地质安全保障体系。要结合城镇化、城市群、“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大生命线工程等国家战略,分层次开展以保障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地质安全为目的的不同比例尺环境工程地质填图和评估计划,实施西南山区、湘鄂桂山区、黄土高原、昆仑山天山地区、太行山燕山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综合整治工程。四要加快地质灾害科技防灾减灾新型支撑队伍体系建设。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现有科技人才队伍,加大对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广,并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重点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前瞻性、战略性研发和指导。依托省级公益性地勘队伍,推进国家和地方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和地质安全保障三大体系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勘队伍野外技术优势,开展对地质灾害高发县(市、区)的一线长期稳定驻守,鼓励与高新企业合作,解决技防力量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
既要克服愚昧的无知也要克服博学的无知
会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强化综合减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把地质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那么,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如何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地质环境的新型关系?
刘传正(中心副主任):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要与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要逐步减少存量,及时应对增量。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环境开发要充分考虑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可能的负面影响。城镇化建设向山要地或进沟发展,要评估地质环境安全与实际需要的合理性。改良或消除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降低新建工程(边坡)的灾害风险,提升规划建设运营中防灾减灾知识、意识、制度和保障等方面的能力。
地质灾害调查区划与地质灾害风险识别,不但要考虑地质灾害现状,应更多地关注地质环境可能的变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重点关注激发条件的作用。专业工作应尽快从侧重地质问题研究向地质安全分析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撑方面转化,避免过度追求地质问题精细描述分析的偏颇,指导提升属地或基层组织的风险识别、预警响应和应急避险能力,协同高效应对滑坡灾害风险。搬迁避让选址要考虑地质环境的适宜性及可能的变化性,要考虑地质、资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承受程度、生存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人文环境的适应性。强调全过程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避免因风险认知不足导致陷入险地而不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对象是威胁人居建筑或关键基础设施的一级斜坡区或局地小流域,追溯斜坡稳定历史、观察目前状态、预测其随时间的变化和评估可能危害的范围与程度,避免“就滑坡论滑坡”的固化思维桎梏。
天空地遥感遥测方法,在视域上可以有效应对范围广大、地形高陡、植被茂密和变形隐蔽的地区,但也存在观测精度、经济成本、时间及时性和天气变化的制约。直接观察、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相互补充和综合应用,对灾害风险研判是有效的,没有事先发现,不等于“现代技术”更有效,“传统方法”已过时。
要提升“五个体系”的建设水平。调查评价体系服务于地质灾害信息化、防治规划编制、防灾减灾风险管理、土地科学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预报、单体专业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建设;综合防治体系重在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应急体系建设旨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和恢复重建;科技支撑体系重点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和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应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概括应遵循隐患识别基层化、调查监测实用化、风险管控科学化、信息共享实时化、预报预警超前化、公共服务多样化、防治效益最大化、应急处置属地化、培训演练常态化和防灾减灾法制化。
地质灾害防治应该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部分,防灾减灾应养成为公众社会的一种习惯或文化。地质安全隐患是大概率的“灰犀牛”,地质灾害事件是小概率的“黑天鹅”,采取科学对策防控“灰犀牛”,就能减少乃至避免“黑天鹅”的出现。要科学防治地质灾害,既要克服愚昧的无知,也要克服博学的无知。
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四步”关键实现突破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原理、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布预警”“四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建设,是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昊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目前都形成了哪些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的突破方向和重点目标?
陈红旗(地质灾害综合研究室主任):我国历经三十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探索,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群测群防模式。单从灾情数据看,这套模式成效巨大。在2014年6月于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滑坡大会上,广受国际赞誉。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地质灾害本底条件并没有根本改善,风险基准仍然很高。与新时期防灾减灾需求相比,当前防灾减灾社会化程度还不够、科技水平显得落后,也缺乏稳定的可持续的保障机制,不仅削弱了基层“第一响应”能力,也制约着综合防治成效的发挥。当务之急要深入学习防灾减灾新理念新要求,总结各地地质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的经验,吸取重特大灾害的教训,梳理防范标准与制度保障,面向“十四五”,开展风险预防与治理规划研究,提出多措并举的系统防治方案,支撑中国特色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模式的现代化。
王立朝(地质灾害调查室副主任):当前,依然存在对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精准度的差距,对其孕灾条件识别还明显不足等问题。应逐步梳理全国地质灾害及隐患存量数据,以行政区域为基本调查单元,开展存量地质灾害及隐患的调查核查,进一步查明灾害规模、危害,加强孕灾条件调查,实现灾害数据库的动态更新,特别是要加强高位隐患的识别研究,开展风险评价研究,实现风险管控。具体包括开展重点地区及典型地质灾害调查,构建“数据标准、方法规范、精度定量、流程自动”的风险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掌握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指导重大隐患的排查工作。
温铭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室主任):从全国各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需求出发,探讨建设国家级为引领、省级为支撑、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预警网络,安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简易监测设备,全面建设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最终建实建强覆盖全国高易发区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模型和系统,形成上下互联、左右互通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基础支撑。
吕杰堂(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室主任):建议开展地质灾害各种防治技术的原理和适应性研究。一要建立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库,开展治理工程技术方法研究。二要分区分类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措施优化研究,建立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优化技术方法体系。三要制定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相关技术标准。重点开展国内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开展设计、施工关键参数和技术方法研究,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标准编制。争取在重大地质灾害快速治理工程技术及优化理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技术标准等关键问题方面实现突破。
张鸣之(地质灾害方法研究室副主任):建议开展面向地质灾害临灾前兆要素(以位移、降雨为主,非常规的全要素监测)的智能化动态监测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工作,通过开展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在西北黄土区、西南山区、东南丘陵区以及汶川地震灾区、三峡库区等重点地区开展示范应用,形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特别是高位远程地质灾害的临灾前兆智能化、经济适用的监测技术解决方案,提高动态观测能力。
相关文章
- 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2024-06-17
- 关于发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验收规范》等11项行业标准的公告2024-06-17
- 按下废弃矿山“绿色重启键”2023-03-22
- 全国政协委员王金南:加快推动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综合治理2023-03-17
- 淮北市:从“乌金之城”到“公园美城”—— 生态立市,绿色蝶变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