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淮北范式”
来源:中国矿业报 时间:2019-11-21 09:44 热度:
淮北,一座历史悠久缘煤而兴的城市。
“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在如今的淮北市相山区建城。唐宪宗元和三年曾设宿州,筑城时发现“投火可燃”之“石墨”。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记录了淮北矿区濉萧煤田发现并利用的过程。
明万历年间,宿州符离集西北以烈山为中心的口子、宋疃一带,煤炭屡被发现并被有组织地开采,烈山一带成为当时两淮流域规模最大、煤窑最多的矿区。到明天启初年(1622年),“开窑已至70余处,计众当不下3000。”
清乾隆起至民国,煤炭接续被开采,出现了官商合办的煤矿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在淮北经济结构中一直位居支柱产业地位,成为支撑淮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957年7月5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向全国发布了“淮北平原发现大块煤田”的消息。同年10月,安徽省政府决定大规模开发淮北矿区。1958年建矿,1960年专设淮北市。至此60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0亿多吨,被誉为“百里煤都”。
经过近 50 年的大规模开采,淮北市的煤炭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境内的煤炭储量日益减少,开采难度不断加大。截至2007年年底,淮北市煤炭可采储量为 6.6亿吨,只相当于淮南的25.45%,可采年数为17.94年。
2009年,淮北市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长期煤炭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矿坑成了城市最深的“伤疤”;耕地锐减、建设用地不足,无地可用成为发展最重“难题”、民生最大“痛点”。
资源枯竭,发展需要新思路。
淮北市拥有优越的区位,是中国中西部地区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在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产业转移以及吸引外资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淮北策划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以依托煤、延伸煤、逾越煤为中心的工业结构调整晋级,充分利用煤炭塌陷地资源作为招商引资发展转型产业的重要载体,依托“三山、六湖、九河”的资源禀赋,以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为基础,以采煤沉陷区治理为突破口,以沉陷深度、治理时间、治理技术、资金筹集、搬迁安置五大要素为抓手,探索形成“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综合治理模式,努力把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财富,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沉陷“煤城”变成“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生态“美城”。
淮北市转型发展作为成功典型,曾被国务院督查工作信息专刊以《探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题刊载。
安徽省省长李国英曾就此专门做出批示:“淮北市在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上富有成效,要坚持走下去。”
淮北的转型成功,在于始终围绕“发展”、“人本”主基调,在超过30年间持续不断地探索、投入;持续不断结合实际调整治理思路,变通利用新技术;灵活运用和吸纳各类资金,使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向现代生态美城蜕变,也为众多正在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淮北范式”。
治理重持续
淮北市地处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辖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一县三区,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人口222万,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数据显示,淮北市每年因采煤沉陷土地约8000亩,目前已累计沉陷土地35.3万亩,其中耕地26.95万亩,沉陷耕地占比为76.3%,且均为良好的耕地资源。
据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淮北市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至今,全市累计投入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资金150多亿元,治理沉陷地18.67万亩,恢复耕地10.2万亩、建设用地3.16万亩、养殖水面3.4万亩,搬迁压煤村庄226个,妥善解决了近20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其中,针对南湖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治理连片沉陷水面7000余亩,形成总面积2.1平方千米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绿金湖项目投入26亿元,总治理面积3.61万亩,成为目前全国地级市城区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
治理有思路
在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展示馆的墙上,一张圆形巨幅展板展示了淮北“痛点变亮点”的做法,即“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
治理采煤沉陷区,淮北充分利用“水”与“地”的自然优势,做精“水”的文章,破解沉陷深浅不一治理难题;做足“地”的文章,破解沉陷时间不一的开发难题。
“深改湖”。淮北市因采煤沉陷形成众多积水较深水面,从几百亩到上千亩不等,犹若一块块“黑色伤疤”。淮北市依托原国土资源部资源枯竭型城市地环治理项目建设,对位于城市中心的矿井开采形成的沉陷区深挖造湖,建设绿金湖、南湖、碳谷湖、乾隆湖等4个生态公园,湖区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全市湿地保护率达39.1%。
“浅造田”。对沉陷深度在0.5米以内的浅层区域,“推高填低”、平整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使沉陷土地重新变成沃土良田。目前,新增耕地10.2万亩。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在复垦的土地上发展规模种植,建成2万余亩无公害优质葡萄园,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正在积极打造葡萄小镇。
“不深不浅种藕莲”。对沉陷深度在0.5米~2米以内的区域,采用“挖深填浅”的方法,挖塘发展种养业,让废弃地变成“聚宝盆”。淮北市杜集区双楼、任庄两村利用沉陷水面种植藕莲600余亩,亩产近5000斤,年直接经济效益达480万元。
“稳建厂”。对已稳沉区域,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废弃物充填造地,建成近10平方千米的市高新区-龙湖项目区,入驻企业60余家,保障了城市建设和发展土地需求。
“沉修路”。对采煤沉陷区域采取柔性路面设计,修建过渡路面,及时养护维修,确保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对出现沉陷的桥涵,采用整体构造物设计,减缓沉陷现象,目前已修复人民东路、创新大道等路网41千米,有效解决了因沉陷造成的路桥断阻现象。
“半稳半沉栽上树”。在采煤沉陷区域内,采取充填粉煤灰、覆土等技术措施,种植林苗两用林,累计复垦造林5000余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4.4%。
治理有技术
在塌陷区治理过程中,淮北市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优“术”的文章,破解沉陷模式不一的修复难题。
在已稳沉的采空区上,利用高压浆液对地下采空区裂隙、离层进行“覆岩隔层注浆充填”,消除采空区内较大空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目前,采用充填方式造地3.16万亩,为淮北市职教园区、人民医院新院、淮北矿业集团、淮海实业集团、天一中学、运河古镇等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用地。淮北矿业集团在煤矿采空区填充后的土地上建成建筑面积 8.4万平方米、21层、高97米的现代化办公大楼。
为减少耕地沉陷量和沉降度,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研发的“超高水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开采。临涣煤矿采用此方式充填开采面,减少采煤沉陷地近2000亩。
在不搬迁村庄的情况下,对采空区使用由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原料搅拌混合进行“膏体充填”,实现高效安全开采,节省了搬迁成本。刘东煤矿使用此技术开采,节约搬迁村庄资金达2.2亿元。
治理人本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淮北市塌陷区治理的基准和动力。
正在治理中的绿金湖湖心,护栏围着一棵百年老树,这是一个沉陷村庄搬迁后村民集体要求保留的对消失的村庄的纪念。为此,当地政府花了近百万修复它的生长环境。
在搬迁安置的过程中,淮北市因地制宜、分档定位,有效引导沉陷村庄搬迁,做实“人”的文章,破解沉陷区的安置难题,最大限度地保护失地农民利益。
淮北相山区近郊光明、代庄等6个沉陷村庄,投资约5.7亿元,建6层农民新村108栋,占地465亩,安置群众1.2万人。濉溪县刘桥镇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和搬迁群众需求统一规划新村,投资8.5亿元、占地850亩,建成51万平方米的多层住宅楼154栋,安置5个行政村1.8万村民。濉溪县五沟镇、临涣镇共8个搬迁自然村庄向道路、供水、供电、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完备的袁店煤矿矿区集中,地矿合作迁建新村,安置群众3000余人。杜集区矿山实行小村并大村,将194户、778名村民搬进集中规划建设的22幢新居,配套建设学校、超市、浴池、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濉溪县南坪镇东雷、西雷、任家等7个沉陷村庄合并建设二层住宅近1000户,占地695亩,安置群众4400人。
治理有资金
煤矿生态修复的重中之重在于塌陷区治理,而塌陷区治理的难之又难在缺钱。为做好“钱”的文章,破解沉陷投入不一的保障难题,淮北市“多腿走路”,通过政策争取、财政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资金,确保采煤沉陷区治理可持续、有收益。
政府财政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003年以来,共获批国家和省级矿山地质环境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332个、资金9.54亿元,带动市级财政投入20多亿元,矿山企业投入沉陷村庄搬迁安置资金40多亿元。
企业地环治理恢复基金。自2008年以来,累计收缴原地环保证金5亿余元。2011年以来,全市11家地方矿山企业支取保证金3963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238亩;两大矿业集团获省级下拨保证金1.54亿元,完成治理面积3800亩。
社会PPP项目融资。以绿金湖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为例,采用PPP模式融资22.3亿元,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该项目治理后恢复土地2.45万亩,形成面积达1.16万亩、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的城市中心水库。据估算,沿湖周边土地潜在价值约300亿元~500亿元。去年,被列入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
治理有政策
多年来,淮北市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作,创新工作思路,突出规划引领,明确采治同步,努力做好“策”的文章,破解沉陷规划不一的采治难题。
在政府管理层面,淮北市积极构建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协调联动、地矿协作、共同责任和社会参与“六大运行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各负其责”的原则,确保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组织编印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包括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压煤村庄搬迁、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主城区生态城市建设、城市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淮北闸河煤田沉陷区生态系统修复规划等多项内容,确定了沉陷区综合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修复重点区域。有计划分期分批治理恢复生态环境。推行“边开采、边治理”,严格管控新增沉陷地,减少生态破坏。针对沉陷地逐年增多、整治难度逐年增大和搬迁任务逐年加重的严峻形势,出台《淮北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淮北市采矿沉陷地综合治理实施办法》和《淮北市采矿沉陷村庄搬迁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相关政策规定,明确工作标准,加强过程管控,确保塌陷综合治理顺利推进。
谈到转型心路,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空间。淮北市的成功转型在于紧跟时代和经济发展需求,接力探索,在采煤沉陷区治理时间长达30多年中,始终一任接着一任干,才有了今天采煤沉陷地综合治理的“淮北实践”。
本文转自中国矿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在如今的淮北市相山区建城。唐宪宗元和三年曾设宿州,筑城时发现“投火可燃”之“石墨”。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记录了淮北矿区濉萧煤田发现并利用的过程。
明万历年间,宿州符离集西北以烈山为中心的口子、宋疃一带,煤炭屡被发现并被有组织地开采,烈山一带成为当时两淮流域规模最大、煤窑最多的矿区。到明天启初年(1622年),“开窑已至70余处,计众当不下3000。”
清乾隆起至民国,煤炭接续被开采,出现了官商合办的煤矿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在淮北经济结构中一直位居支柱产业地位,成为支撑淮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957年7月5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向全国发布了“淮北平原发现大块煤田”的消息。同年10月,安徽省政府决定大规模开发淮北矿区。1958年建矿,1960年专设淮北市。至此60年来,累计生产原煤10亿多吨,被誉为“百里煤都”。
经过近 50 年的大规模开采,淮北市的煤炭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境内的煤炭储量日益减少,开采难度不断加大。截至2007年年底,淮北市煤炭可采储量为 6.6亿吨,只相当于淮南的25.45%,可采年数为17.94年。
2009年,淮北市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长期煤炭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矿坑成了城市最深的“伤疤”;耕地锐减、建设用地不足,无地可用成为发展最重“难题”、民生最大“痛点”。
资源枯竭,发展需要新思路。
淮北市拥有优越的区位,是中国中西部地区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在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产业转移以及吸引外资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淮北策划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以依托煤、延伸煤、逾越煤为中心的工业结构调整晋级,充分利用煤炭塌陷地资源作为招商引资发展转型产业的重要载体,依托“三山、六湖、九河”的资源禀赋,以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为基础,以采煤沉陷区治理为突破口,以沉陷深度、治理时间、治理技术、资金筹集、搬迁安置五大要素为抓手,探索形成“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综合治理模式,努力把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财富,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沉陷“煤城”变成“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生态“美城”。
淮北市转型发展作为成功典型,曾被国务院督查工作信息专刊以《探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题刊载。
安徽省省长李国英曾就此专门做出批示:“淮北市在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上富有成效,要坚持走下去。”
淮北的转型成功,在于始终围绕“发展”、“人本”主基调,在超过30年间持续不断地探索、投入;持续不断结合实际调整治理思路,变通利用新技术;灵活运用和吸纳各类资金,使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向现代生态美城蜕变,也为众多正在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淮北范式”。
治理重持续
淮北市地处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辖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一县三区,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人口222万,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数据显示,淮北市每年因采煤沉陷土地约8000亩,目前已累计沉陷土地35.3万亩,其中耕地26.95万亩,沉陷耕地占比为76.3%,且均为良好的耕地资源。
据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淮北市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至今,全市累计投入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资金150多亿元,治理沉陷地18.67万亩,恢复耕地10.2万亩、建设用地3.16万亩、养殖水面3.4万亩,搬迁压煤村庄226个,妥善解决了近20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其中,针对南湖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治理连片沉陷水面7000余亩,形成总面积2.1平方千米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绿金湖项目投入26亿元,总治理面积3.61万亩,成为目前全国地级市城区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
治理有思路
在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展示馆的墙上,一张圆形巨幅展板展示了淮北“痛点变亮点”的做法,即“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
治理采煤沉陷区,淮北充分利用“水”与“地”的自然优势,做精“水”的文章,破解沉陷深浅不一治理难题;做足“地”的文章,破解沉陷时间不一的开发难题。
“深改湖”。淮北市因采煤沉陷形成众多积水较深水面,从几百亩到上千亩不等,犹若一块块“黑色伤疤”。淮北市依托原国土资源部资源枯竭型城市地环治理项目建设,对位于城市中心的矿井开采形成的沉陷区深挖造湖,建设绿金湖、南湖、碳谷湖、乾隆湖等4个生态公园,湖区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全市湿地保护率达39.1%。
“浅造田”。对沉陷深度在0.5米以内的浅层区域,“推高填低”、平整土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使沉陷土地重新变成沃土良田。目前,新增耕地10.2万亩。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在复垦的土地上发展规模种植,建成2万余亩无公害优质葡萄园,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正在积极打造葡萄小镇。
“不深不浅种藕莲”。对沉陷深度在0.5米~2米以内的区域,采用“挖深填浅”的方法,挖塘发展种养业,让废弃地变成“聚宝盆”。淮北市杜集区双楼、任庄两村利用沉陷水面种植藕莲600余亩,亩产近5000斤,年直接经济效益达480万元。
“稳建厂”。对已稳沉区域,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废弃物充填造地,建成近10平方千米的市高新区-龙湖项目区,入驻企业60余家,保障了城市建设和发展土地需求。
“沉修路”。对采煤沉陷区域采取柔性路面设计,修建过渡路面,及时养护维修,确保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对出现沉陷的桥涵,采用整体构造物设计,减缓沉陷现象,目前已修复人民东路、创新大道等路网41千米,有效解决了因沉陷造成的路桥断阻现象。
“半稳半沉栽上树”。在采煤沉陷区域内,采取充填粉煤灰、覆土等技术措施,种植林苗两用林,累计复垦造林5000余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4.4%。
治理有技术
在塌陷区治理过程中,淮北市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优“术”的文章,破解沉陷模式不一的修复难题。
在已稳沉的采空区上,利用高压浆液对地下采空区裂隙、离层进行“覆岩隔层注浆充填”,消除采空区内较大空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目前,采用充填方式造地3.16万亩,为淮北市职教园区、人民医院新院、淮北矿业集团、淮海实业集团、天一中学、运河古镇等重点建设项目提供用地。淮北矿业集团在煤矿采空区填充后的土地上建成建筑面积 8.4万平方米、21层、高97米的现代化办公大楼。
为减少耕地沉陷量和沉降度,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研发的“超高水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开采。临涣煤矿采用此方式充填开采面,减少采煤沉陷地近2000亩。
在不搬迁村庄的情况下,对采空区使用由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原料搅拌混合进行“膏体充填”,实现高效安全开采,节省了搬迁成本。刘东煤矿使用此技术开采,节约搬迁村庄资金达2.2亿元。
治理人本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淮北市塌陷区治理的基准和动力。
正在治理中的绿金湖湖心,护栏围着一棵百年老树,这是一个沉陷村庄搬迁后村民集体要求保留的对消失的村庄的纪念。为此,当地政府花了近百万修复它的生长环境。
在搬迁安置的过程中,淮北市因地制宜、分档定位,有效引导沉陷村庄搬迁,做实“人”的文章,破解沉陷区的安置难题,最大限度地保护失地农民利益。
淮北相山区近郊光明、代庄等6个沉陷村庄,投资约5.7亿元,建6层农民新村108栋,占地465亩,安置群众1.2万人。濉溪县刘桥镇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和搬迁群众需求统一规划新村,投资8.5亿元、占地850亩,建成51万平方米的多层住宅楼154栋,安置5个行政村1.8万村民。濉溪县五沟镇、临涣镇共8个搬迁自然村庄向道路、供水、供电、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完备的袁店煤矿矿区集中,地矿合作迁建新村,安置群众3000余人。杜集区矿山实行小村并大村,将194户、778名村民搬进集中规划建设的22幢新居,配套建设学校、超市、浴池、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濉溪县南坪镇东雷、西雷、任家等7个沉陷村庄合并建设二层住宅近1000户,占地695亩,安置群众4400人。
治理有资金
煤矿生态修复的重中之重在于塌陷区治理,而塌陷区治理的难之又难在缺钱。为做好“钱”的文章,破解沉陷投入不一的保障难题,淮北市“多腿走路”,通过政策争取、财政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资金,确保采煤沉陷区治理可持续、有收益。
政府财政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003年以来,共获批国家和省级矿山地质环境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332个、资金9.54亿元,带动市级财政投入20多亿元,矿山企业投入沉陷村庄搬迁安置资金40多亿元。
企业地环治理恢复基金。自2008年以来,累计收缴原地环保证金5亿余元。2011年以来,全市11家地方矿山企业支取保证金3963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238亩;两大矿业集团获省级下拨保证金1.54亿元,完成治理面积3800亩。
社会PPP项目融资。以绿金湖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为例,采用PPP模式融资22.3亿元,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该项目治理后恢复土地2.45万亩,形成面积达1.16万亩、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的城市中心水库。据估算,沿湖周边土地潜在价值约300亿元~500亿元。去年,被列入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
治理有政策
多年来,淮北市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作,创新工作思路,突出规划引领,明确采治同步,努力做好“策”的文章,破解沉陷规划不一的采治难题。
在政府管理层面,淮北市积极构建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协调联动、地矿协作、共同责任和社会参与“六大运行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各负其责”的原则,确保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组织编印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包括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整治、压煤村庄搬迁、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主城区生态城市建设、城市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淮北闸河煤田沉陷区生态系统修复规划等多项内容,确定了沉陷区综合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修复重点区域。有计划分期分批治理恢复生态环境。推行“边开采、边治理”,严格管控新增沉陷地,减少生态破坏。针对沉陷地逐年增多、整治难度逐年增大和搬迁任务逐年加重的严峻形势,出台《淮北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淮北市采矿沉陷地综合治理实施办法》和《淮北市采矿沉陷村庄搬迁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相关政策规定,明确工作标准,加强过程管控,确保塌陷综合治理顺利推进。
谈到转型心路,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空间。淮北市的成功转型在于紧跟时代和经济发展需求,接力探索,在采煤沉陷区治理时间长达30多年中,始终一任接着一任干,才有了今天采煤沉陷地综合治理的“淮北实践”。
本文转自中国矿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陕煤曹家滩矿业公司: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2024-06-17
- 关于发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验收规范》等11项行业标准的公告2024-06-17
- 按下废弃矿山“绿色重启键”2023-03-22
- 全国政协委员王金南:加快推动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综合治理2023-03-17
- 淮北市:从“乌金之城”到“公园美城”—— 生态立市,绿色蝶变2023-03-17